當前位置: 主頁 > 搞笑簡訊 >

現代生活十大惡習


一、吃補藥
  按理說,這幾年咱們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可不知怎麼回事,我們卻叔叔要補腎,阿姨要補血,爺爺奶奶要補鈣,“小皇帝”要補腦。過去,人家叫咱“****”;現在,人家又叫咱“東亞藥夫”。
  二、唱卡拉ok
  在城市的大街上,經常可以看到諸如此類的霓虹燈廣告:“一樓生猛海鮮,二樓卡拉ok,三樓桑拿按摩”。因此,我們不妨說,卡拉ok就是酒足飯飽之後的一串惡臭的飽嗝。
  三、公共場所打
  如果說19年前你在公共場所打手機,人們還可以理解,誰沒點虛榮心呢?那麼今天,當手機已經普及到賣菜大嬸這個階層,如果你還在公共場所百無禁忌地打手機,那就是一種不可原諒的自私了。
  四、濫用筆記本電腦
  有些人即使在咖啡館一杯卡布基諾的功夫,他也會攤開那部ibm600,煞有介事地敲擊鍵盤。至於那麼忙嗎?“世界500強”,也沒忙到24小時離不開數字信息的程度,您有事兒沒事兒拎一部幾公斤重的“筆記本”,累不累呀?
  五、酷
  據說,如果你穿的是褲線筆挺的西褲,那就叫“土”;如果你穿的是洗得發白的牛仔褲,那就叫“俗”;如果你穿的是十幾個口袋的袋袋褲,那就是“酷”了。其實“酷”的意義也正如袋袋褲上的口袋一樣,空空蕩蕩,什麼也沒有。
  *******此內容由www.pc988.com首發,祝大家天天快樂********
  六、卡哇伊
  “卡哇伊”和卡拉ok一樣,也是發源於日本的一種時尚流感,主要症狀表現為:裝嫩。已經眼看直奔而立之年了,卻流行戴著孩子氣的漁夫帽,穿著卡通色彩的連帽衫,背著中學生風格的斜挎包,然後奶聲奶氣地說:“我們男孩子……”——不知他們有個頭疼腦熱,會不會掛兒科?
  七、台北口音
  與“卡哇伊”相配套的,是那種甜甜,酸酸,軟軟,嗲嗲的台北版國語,即使北京胡同裡長大的丫頭,進入寫字樓或演藝圈不到一個星期,她就不會捲舌了。
  八、中夾雜的“新洋涇濱”
  張藝謀曾拍過一部電影,勸人們“有話好好說”。但是,現在的時尚則是“有話不好好說”。話說前不久,在某“com公司”舉行的新聞酒會上,那位風度翩翩的ceo說:我們所追求的不是“注意力”,而是money……說到這裡,他聳聳肩,然後抱歉地解釋:“對不起,我不知道這個詞該怎麼用中文來表達……”
  money?好像是“錢”吧?如果他不是玩,用《大話西遊》那句大出洋相的台詞來說,那就是:i服了you!
  九、玩格調
  可能是“玩深沉”太累了,今天的中國人流行“玩格調”。怎樣才能有格調呢?請你根據《生活與藝術》叢書,“與畢加索喝咖啡”,“與莫奈賞花”,“與凡高共品葡萄酒”,“與雷諾共進下午茶”……眾所周知,畢加索除了喜歡喝咖啡,還喜歡畫鴿子。那麼,“與畢加索吃燒乳鴿”,格調如何呢?
  十、懷舊
  幾乎是剛進入小康水平,有些人就幸福得不知道該怎麼好了。於是,他們走進“1931 s”咖啡館,走進“30年代”飯店,走進“上海往事”酒吧,沉浸在由那些發黃的老照片,破舊的青花瓷,污跡斑斑的手榴聲機所構築的海上舊夢中。

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